同恶相救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
出处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“晃、穆共相唇齿,宁又同恶相救,东西交至,城外非吾之有,若是,大事去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è xiāng jiù
注音ㄊㄨㄥˊ ㄜˋ ㄒ一ㄤ ㄐ一ㄡˋ
繁体同惡相捄
感情同恶相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坏人。
近义词同恶相求、同恶相助
英语Evildoers are always banded together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夕一朝(意思解释)
 - 严阵以待(意思解释)
 - 以小见大(意思解释)
 - 走马观花(意思解释)
 - 顾后瞻前(意思解释)
 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释)
 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 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 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 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 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 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 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 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 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 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 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 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 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 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 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 - 千里命驾(意思解释)
 - 孤注一掷(意思解释)
 - 无微不至(意思解释)
 - 打开天窗说亮话(意思解释)
 - 饱学之士(意思解释)
 - 万家灯火(意思解释)
 - 读书三到(意思解释)
 
※ 同恶相救的意思解释、同恶相救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一门心思 | 一心一意。 | 
|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 
| 将计就计 |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 
| 刑期无刑 |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 | 
| 活蹦乱跳 | 欢蹦乱跳。 | 
| 平淡无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没有什么显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 
| 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 
| 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 
| 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 
| 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 
| 满招损,谦受益 |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| 
| 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 
| 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 
| 歌舞升平 |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 | 
| 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 
| 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 
| 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 
| 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 
| 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 
| 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 
| 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 
| 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 
| 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 
| 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 
| 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 
|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 
| 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 
| 扯旗放炮 | 比喻公开张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