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黄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
出处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悬赏,杀人身被官拿,试看螳螂黄雀,劝君得意休夸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áng láng huáng què
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ㄏㄨㄤˊ ㄑㄩㄝˋ
繁体螳蜋黄雀
感情螳螂黄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近义词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用心竭力(意思解释)
- 犬马恋主(意思解释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释)
- 弦外之响(意思解释)
- 先声夺人(意思解释)
- 断断续续(意思解释)
- 胆如斗大(意思解释)
- 遗形藏志(意思解释)
- 故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(意思解释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前脚后脚(意思解释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释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- 势不可为(意思解释)
- 留恋不舍(意思解释)
- 一网打尽(意思解释)
※ 螳螂黄雀的意思解释、螳螂黄雀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| 龙飞凤舞 | 像龙在飞腾;像凤在欢舞。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;奔放雄伟。旧时迷信;认为是帝王气象。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。多指草书。 |
| 辙鲋之急 | 辙鲋: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| 节用裕民 | 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 |
| 顺口溜 |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。 |
| 普天同庆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|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|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 |
| 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| 无法无天 |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
| 杀鸡取卵 |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| 功成名就 | 功:功业。就:达到。功绩取得了,名声也有了。 |
| 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| 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
| 不费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,不花一点力气。 |
| 兢兢战战 | 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 |
| 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| 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
| 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| 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|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| 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| 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| 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| 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| 黄钟毁弃 |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 |
| 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| 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| 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赞叹语。谓此是良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