菽水承欢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供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。
出处《群音类选 <祝发记 分食寄姑>》:“慈帏恩爱成抛闪,怎能够菽水承欢。”
例子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,得菽水承欢,这是人生至乐之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
注音ㄕㄨ ㄕㄨㄟˇ ㄔㄥˊ ㄏㄨㄢ
繁体菽水承歡
感情菽水承欢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奉养父母。
谜语鲁肃
近义词菽水之欢
英语be a dutiful son to one's parents even in poverty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风流人物(意思解释)
- 肝髓流野(意思解释)
- 卑谄足恭(意思解释)
- 来去无踪(意思解释)
- 众多非一(意思解释)
- 超俗绝世(意思解释)
- 犬马恋主(意思解释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释)
- 肝胆欲碎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空话连篇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※ 菽水承欢的意思解释、菽水承欢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骨肉分离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经文纬武 | 治理国家的本领,文的武的都具备。 |
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将功补过 |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劳民伤财 | 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到此为止 | 以这里为界限。 |
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发人深思 | 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 |
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
踵趾相接 | 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
抗尘走俗 | 形容为了名利,到处奔走钻营。 |
一弹指顷 | 手指一弹的时间。比喻时间极短暂。 |
为万安计 | 为绝对安全着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