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梅止渴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望梅止渴”。
出处宋·李清照《打马赋》:“说梅止渴,稍苏奔竞之心;画饼充饥,少谢腾骧之志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
注音ㄕㄨㄛ ㄇㄟˊ ㄓˇ ㄎㄜˇ
繁体説楳止渴
感情说梅止渴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望梅止渴
英语quench one's thirst by speaking of plum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浪迹江湖(意思解释)
- 眼空一世(意思解释)
- 先声夺人(意思解释)
- 白日见鬼(意思解释)
- 蝶粉蜂黄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惊鸿艳影(意思解释)
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进谗害贤(意思解释)
- 心旷神怡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- 避俗趋新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- 西学东渐(意思解释)
※ 说梅止渴的意思解释、说梅止渴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以文乱法 | 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 |
| 皆大欢喜 | 皆:都。人人满意;全都高兴。 |
| 逍遥法外 | 不受拘束。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;仍然自由自在。 |
| 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 |
| 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| 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| 有去无回 | 只有出去的,没有回来的。 |
| 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| 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| 不翼而飞 | 翼:翅膀;不翼:没有翅膀。没有翅膀就飞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;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也作“无翼而飞”。 |
| 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| 扶摇直上 | 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 |
| 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| 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| 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| 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| 无所畏惧 | 畏惧:害怕。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| 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| 腹心相照 | 腹心:内心;照:映照,见。以真心相见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| 一目十行 |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
| 出神入化 |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极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进入化境。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
| 遥遥无期 | 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| 书不释手 |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。 |
| 寒木春华 | 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| 一枕黄粱 |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;落得一场空。 |
| 记忆犹新 | 犹:还;仍然。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;好像刚刚发生一样。形容印象极其深刻。 |
| 闻所不闻 |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 |
| 患难见真情 |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