铄古切今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言融贯古今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出处明·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文士》:“孙幼如起都,少而称诗,长而经义,雅丽宏肆,铄古切今,极才人之致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uò gǔ qiē jīn
注音ㄕㄨㄛˋ ㄍㄨˇ ㄑ一ㄝ ㄐ一ㄣ
繁体鑠古切今
感情铄古切今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浪迹江湖(意思解释)
- 莫衷一是(意思解释)
- 默不做声(意思解释)
- 穷途潦倒(意思解释)
- 损人不利己(意思解释)
- 风流才子(意思解释)
- 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- 骨肉之亲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当头棒喝(意思解释)
-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为虎作伥(意思解释)
※ 铄古切今的意思解释、铄古切今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草偃风从 | 见“风行草偃”。 |
| 经文纬武 | 治理国家的本领,文的武的都具备。 |
| 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| 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。 |
| 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| 一时一刻 |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。 |
| 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羡慕。 |
| 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| 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| 稳操胜券 | 稳:稳当地;操:拿着;掌握。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。比喻有胜利的把握。 |
| 救经引足 | 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| 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| 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| 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| 燕雀安知鸿鹄志 |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
| 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| 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| 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| 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| 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| 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| 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| 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| 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| 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| 妖魔鬼怪 |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。 |
| 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| 古来今往 | 从古代到现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