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而不作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;自己并无创新之见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
例子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,都说述而不作,实在是自我作古。
基础信息
拼音shù ér bù zuò
注音ㄕㄨˋ ㄦˊ ㄅㄨˋ ㄗㄨㄛˋ
正音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感情述而不作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人。
辨形“作”,不能写作“做”。
谜语口试
近义词人云亦云、照本宣科
反义词独树一帜、别开生面
英语elaborate others' theory and not to creat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急中生智(意思解释)
- 捻神捻鬼(意思解释)
- 一钱太守(意思解释)
- 回光反照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列风淫雨(意思解释)
- 百战百胜(意思解释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释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生公说法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寥寥无几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沉鱼落雁(意思解释)
※ 述而不作的意思解释、述而不作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连绵不绝 | 连续而不中断。 |
冰解的破 | 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 |
所作所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。 |
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动荡不定 |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谦受益,满招损 | 谦:谦逊,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望而生畏 | 看着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难上加难 | 难:不容易。形容极端的难度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各行各业 |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