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露之感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。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”
例子宋·曾巩《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父师道赠太子少师制》:“所以称其显亲之心,慰其霜露之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uāng lù zhī gǎn
注音ㄕㄨㄤ ㄌㄨˋ ㄓ ㄍㄢˇ
感情霜露之感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;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
近义词霜露之思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高风亮节(意思解释)
 - 绿林大盗(意思解释)
 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(意思解释)
 - 所作所为(意思解释)
 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 - 如法炮制(意思解释)
 - 顿挫抑扬(意思解释)
 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 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 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 - 冠绝一时(意思解释)
 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 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 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 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释)
 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 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 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 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 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 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 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 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 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 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 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 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 - 战不旋踵(意思解释)
 
※ 霜露之感的意思解释、霜露之感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开门见山 | 打开门就看见山。喻指说话作文;一开始就入正题;不绕弯子。 | 
| 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。 | 
| 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 
| 火树银花 | 火树:火红的树;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。指灯光闪亮;绚丽灿烂。 | 
| 沟满壕平 | 形容饱满。 | 
| 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 
| 空谷传声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 | 
| 平淡无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没有什么显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 
| 风和日丽 | 和:柔合;温和。轻风柔和;阳光灿烂。形容天气晴和。 | 
| 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 
| 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 
| 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 
| 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 
| 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 
| 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 
| 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 
| 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 
| 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 
| 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 
| 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 
| 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 
| 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 
| 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 
| 井中视星 |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浅,见识狭隘。 | 
| 甘之如饴 |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 
| 古为今用 |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;使它为人民服务;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。 | 
| 博采众长 | 博:广泛;采:采纳;长:长处;优势。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、长处。 | 
| 将相之器 | 将:将帅;相:宰相;器:度量,才干。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