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之桑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谓初虽有失,而终得补偿。后以“收之桑榆”谓事犹未晚,尚可补救。
出处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
例子鲁迅《<华盖集>后记》:“这于我是很不好的,所以赶紧订正宁此,庶几‘收之桑榆’云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ōu zhī sāng yú
注音ㄕㄡ ㄓ ㄙㄤ ㄩˊ
繁体収之桑榆
感情收之桑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常与“失之东隅”连用。
近义词亡羊补牢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 - 穷途潦倒(意思解释)
 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(意思解释)
 - 山雨欲来风满楼(意思解释)
 - 河鱼腹疾(意思解释)
 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 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 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 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 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 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 - 结驷连骑(意思解释)
 - 敲诈勒索(意思解释)
 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 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释)
 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 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 - 斗水活鳞(意思解释)
 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 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 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 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 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 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 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 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 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 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 
※ 收之桑榆的意思解释、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稀里哗啦 | 象声词,形容雨、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。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。 | 
| 使心用腹 | 用心思,使坏心眼。 | 
| 经文纬武 | 治理国家的本领,文的武的都具备。 | 
| 为民请命 | 请命:请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,提出要求。 | 
| 门当户对 | 门、户: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;当:相称;对:合适;对等。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;适宜通婚结亲。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;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。 | 
| 严刑峻法 | 峻:严酷。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。 | 
| 男女授受不亲 | 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 
| 鼻青脸肿 | 鼻子发青,脸都肿起来,形容被打得很惨。 | 
| 口快心直 |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 
| 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 
| 云天雾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 
| 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 
| 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 
| 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 
| 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 
| 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 
| 融会贯通 |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 
| 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 
| 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 
| 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 
|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 
| 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 
| 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 
|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 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 
| 无计可施 | 施:施展。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。指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 
| 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 
| 孤注一掷 | 注:赌注;赌博时所押上的钱;孤注: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;掷: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。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;以决最后输赢。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