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险若夷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视险如夷”。
出处三国·魏·吴质《与文帝书》:“虽云幽深,视险若夷。”
例子《隋书·刘方传》:“方肃承庙略,恭行天讨,饮冰煓迈,视险若夷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ì xiǎn ruò yí
注音ㄕˋ ㄒ一ㄢˇ ㄖㄨㄛˋ 一ˊ
繁体視險若夷
感情视险若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。
近义词视险如夷
反义词视为畏途
英语no fear of danger and difficultie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狼号鬼哭(意思解释)
 - 畏缩不前(意思解释)
 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 - 清清楚楚(意思解释)
 - 逢人只说三分话(意思解释)
 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释)
 - 安于现状(意思解释)
 - 言而无信(意思解释)
 - 广阔天地(意思解释)
 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 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 - 国泰民安(意思解释)
 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 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 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 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 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 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 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 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 - 恩重如山(意思解释)
 - 奸夫淫妇(意思解释)
 - 留恋不舍(意思解释)
 - 一清二楚(意思解释)
 - 读书三到(意思解释)
 - 亡羊补牢(意思解释)
 - 朽木死灰(意思解释)
 - 参差不齐(意思解释)
 
※ 视险若夷的意思解释、视险若夷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落落大方 | 落落:坦率开朗;举止潇洒自然。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;不拘谨。 | 
| 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 
|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 
| 寸步不离 |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 | 
| 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 
| 促膝谈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盖挨近膝盖。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;亲密地交谈心里话。 | 
| 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 
| 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 
| 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 
| 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 
| 女扮男装 | 女子穿上男装,打扮成男子的模样。 | 
| 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 
| 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 
| 胜友如云 |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 
| 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 
| 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 
| 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 
| 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 
| 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 
| 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 
| 众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 | 
| 虑周藻密 | 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 | 
| 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 
| 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 
| 人尽其才 |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 
| 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 
| 精兵强将 |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 | 
| 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