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死不问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
出处《北史·艺术传·皇甫玉》:“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í sǐ bù wèn
注音ㄕˊ ㄙˇ ㄅㄨˋ ㄨㄣˋ
繁体十死不問
感情十死不问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死脑瓜骨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着手回春(意思解释)
- 说雨谈云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蹑手蹑脚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释)
- 结驷连骑(意思解释)
- 诈奸不及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雷霆万钧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战不旋踵(意思解释)
- 壮心不已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珠联璧合(意思解释)
- 无所用心(意思解释)
- 烟消云散(意思解释)
※ 十死不问的意思解释、十死不问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 |
| 不骄不躁 | 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 |
| 想望丰采 | 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|
|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
| 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| 胆如斗大 | 胆:胆量;斗:旧时的一种量器,容量为十升。胆子像斗一样大。形容胆量极大。 |
| 仁义道德 |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 |
| 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| 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| 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| 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| 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| 拔茅连茹 | 茅:白茅,一种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。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
| 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| 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| 迭床架屋 | 床上搁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、累赘。 |
| 牵肠挂肚 |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 |
| 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| 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| 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| 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| 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| 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| 岁寒三友 | 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
| 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| 纵横四海 | 纵横:奔驰无阻。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比喻无敌于世。 |
| 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| 命途多舛 | 舛:不顺,不幸。命运充满不顺。指一生坎坷,屡受挫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