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明智审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识见明敏,智虑周详。
出处宋·张琰《<洛阳名园记>序》:“且夫识明智审,则虑事精而信道焉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í míng zhì shěn
注音ㄕˊ ㄇ一ㄥˊ ㄓˋ ㄕㄣˇ
繁体識明智審
感情识明智审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大有可为(意思解释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释)
-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顾(意思解释)
- 又红又专(意思解释)
- 一拥而上(意思解释)
- 顿挫抑扬(意思解释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释)
- 没里没外(意思解释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众所瞻望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释)
※ 识明智审的意思解释、识明智审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小人得志 | 小人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 |
| 自拔来归 | 拔:摆脱,离开。自觉离开恶劣环境,归向光明。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。 |
| 不二法门 | 不二:唯一的;法门:修行的门径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。 |
| 火树银花 | 火树:火红的树;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。指灯光闪亮;绚丽灿烂。 |
| 长命富贵 |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。 |
|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| 漏洞百出 | 漏洞:不周密的地方;百出:形容出现次数很多。破漏的地方非常多。比喻说话、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。 |
| 高步阔视 | 同“高视阔步”。 |
| 胆寒发竖 | 形容恐怖之极。 |
| 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
| 归十归一 | 谓有条有理。 |
| 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| 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| 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| 视死如归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 |
| 鸿儒硕学 | 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 |
| 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| 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| 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| 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| 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| 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| 出师不利 | 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 |
| 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
| 阴阳怪气 |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
| 无计可施 | 施:施展。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。指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| 服气吞露 | 服气:导引之术,即气功。指修炼道术。 |
| 除恶务本 | 铲除恶势力,必须杜绝根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