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二五而不知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只知道一个方面,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王之所求者,斗晋楚也;晋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
例子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品藻》:“夫回瑗可弃,而杨董获升,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
注音ㄕˊ ㄦˋ ㄨˇ ㄦˊ ㄅㄨˋ ㄓ ㄕˊ
繁体識二五而不知十
感情识二五而不知十是贬义词。
用法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浑然一体(意思解释)
 - 奔走相告(意思解释)
 - 劳燕分飞(意思解释)
 - 一视同仁(意思解释)
 - 齐头并进(意思解释)
 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 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释)
 - 起兵动众(意思解释)
 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释)
 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 - 胆如斗大(意思解释)
 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 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 - 白日见鬼(意思解释)
 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 - 倦鸟知还(意思解释)
 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释)
 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 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 - 进谗害贤(意思解释)
 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 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 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 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 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 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 - 华不再扬(意思解释)
 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 
※ 识二五而不知十的意思解释、识二五而不知十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舍安就危 | 舍:放弃;就:趋,从。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。形容违背常情,不理智。 | 
| 乐道安命 |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 
| 贫贱不移 | 移:改变。不因生活贫困、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志坚定。 | 
| 莫衷一是 | 莫:不;还是;衷:折衷;断定;是:对。指不知哪个正确。形容各种意见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 
| 罗掘一空 | 罗:用网捕鸟;掘: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。用尽一切办法,搜括财物殚尽。 | 
| 诛求无度 | 敛取、需索财贿没有限度。 | 
| 学而时习之 |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 | 
| 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 
| 皮开肉绽 |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 
| 铺天盖地 |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 | 
| 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 
| 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 
| 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 
| 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 
| 龙争虎斗 |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 
| 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 
| 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 
| 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 
| 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 
| 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 
| 祝哽祝噎 | 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 | 
| 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 
| 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 
| 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 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 
| 沉鱼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鱼下沉;使飞雁降落;不敢与之比美。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。 | 
| 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 
| 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