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堂拜母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升:登上;堂:古代指宫室的前屋。拜见对方的母亲。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。
出处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坚子策,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ēng táng bài mǔ
注音ㄕㄥ ㄊㄤˊ ㄅㄞˋ ㄇㄨˇ
感情升堂拜母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结拜为友好人家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可胜举(意思解释)
 - 明若观火(意思解释)
 - 畏缩不前(意思解释)
 - 妇人醇酒(意思解释)
 - 有胆有识(意思解释)
 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释)
 - 穷途潦倒(意思解释)
 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 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 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 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 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 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 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 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 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 - 倒裳索领(意思解释)
 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 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 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 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 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 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 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 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 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 - 首尾两端(意思解释)
 - 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(意思解释)
 
※ 升堂拜母的意思解释、升堂拜母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 |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。 | 
| 离世遁上 | 超脱世俗,回避君上。 | 
| 卬首信眉 | 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气昂扬,不随波逐流。 | 
| 杯蛇幻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| 
| 火树银花 | 火树:火红的树;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。指灯光闪亮;绚丽灿烂。 | 
| 疑邻盗斧 | 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| 
| 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 
| 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 
| 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 
| 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 
| 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 
| 材轻德薄 |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 | 
| 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 
| 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 
| 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 
| 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 
| 取而代之 |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 | 
| 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 
| 角巾素服 | |
|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 
| 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 
| 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 
| 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 
| 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 
| 气吞牛斗 | 牛:牵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气魄很大。 | 
| 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 
| 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 
| 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