赏同罚异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,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。
出处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故赏贤罚暴,举善之至者也;赏暴罚贤,举恶之至者也;是谓赏同罚异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ǎng tóng fá yì
注音ㄕㄤˇ ㄊㄨㄥˊ ㄈㄚˊ 一ˋ
繁体賞同罰異
感情赏同罚异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饱经沧桑(意思解释)
 - 经邦论道(意思解释)
 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释)
 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释)
 - 浪费笔墨(意思解释)
 - 遁世离俗(意思解释)
 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 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 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 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释)
 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 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 - 骨肉之亲(意思解释)
 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 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 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 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 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 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 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 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 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 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 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 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释)
 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 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 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 
※ 赏同罚异的意思解释、赏同罚异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空空荡荡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。 | 
| 超俗绝世 | 谓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 | 
|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 
| 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钱财、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。 | 
| 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 
| 骨肉离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 
| 压岁钱 |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。 | 
| 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 
| 龙腾虎跃 | 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 | 
| 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 
| 有权有势 | 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 | 
| 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 
| 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 
| 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 
| 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 
| 举直错枉 |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 | 
| 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 
| 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 
| 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 
| 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 
| 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 
| 偶语弃市 | 偶语:相对私语;弃市:在闹市执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。 | 
| 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 
| 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 
| 怜香惜玉 | 怜、惜:爱护;爱怜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、怜爱。 | 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 
| 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帮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。 | 
| 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