嫂溺叔援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语出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”后以“嫂溺叔援”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。
出处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权也。”
例子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六回:“恐怕人拘泥小节,伤了大义,故紧接一句道:‘嫂溺叔援,权也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sǎo nì shū yuán
注音ㄙㄠˇ ㄋ一ˋ ㄕㄨ ㄩㄢˊ
感情嫂溺叔援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救世主(意思解释)
 -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(意思解释)
 - 一视同仁(意思解释)
 - 颠沛流离(意思解释)
 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 - 穷乡僻壤(意思解释)
 - 乐道好古(意思解释)
 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 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 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释)
 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 - 视死如归(意思解释)
 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 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 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 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 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 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 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 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 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 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 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 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 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 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 - 妙语连珠(意思解释)
 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 
※ 嫂溺叔援的意思解释、嫂溺叔援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苦中作乐 |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。 | 
| 一轨同风 | 车轨相同,风俗一致。比喻国家统一。 | 
| 离经辨志 | 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 
|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 
| 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 | 
| 丑声远播 |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 
| 遁世离俗 |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 
| 栋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。 | 
| 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 
| 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 
| 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 
| 归马放牛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 
| 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 
| 视死如归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 | 
| 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 | 
| 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 
| 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 
| 十恶不赦 |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 | 
| 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 
|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| 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 
| 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 
| 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 
| 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 
|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 
| 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 
| 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 
| 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