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地俱尽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彻底干净,毫无存留。《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》:“用于贬义。秦灭六国,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。”《晋书 儒林传序》:“惟怀逮愍,丧乱弘多,衣冠礼乐,扫地俱尽。”《隋书 高祖纪下》:“圣人遗训,扫地俱尽,制礼作乐,今也其时。”
出处《汉书·魏豹田儋等传赞》:“用于贬义。秦灭六国,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。”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惟怀逮愍,丧乱弘多,衣冠礼乐,扫地俱尽。”
例子圣人遗训,扫地俱尽,制礼作乐,今也其时。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
基础信息
拼音sǎo dì jù jìn
注音ㄙㄠˇ ㄉ一ˋ ㄐㄨˋ ㄐ一ㄣˋ
繁体掃地俱儘
感情扫地俱尽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破坏净尽。
近义词扫地无余
英语completely sweep away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释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释)
- 为民请命(意思解释)
- 嫁狗随狗(意思解释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满山遍野(意思解释)
- 物腐虫生(意思解释)
- 断断续续(意思解释)
- 自强不息(意思解释)
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- 平淡无奇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聪明才智(意思解释)
※ 扫地俱尽的意思解释、扫地俱尽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极其旷远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销声匿迹 |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绘声绘影 |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卑鄙龌龊 | 龌龊:肮脏。品行恶劣下流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腾声飞实 |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 |
惊心悼胆 | 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。 |
入文出武 |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,入朝为文臣,出朝为将帅。 |
说来话长 | 表示事情很复杂,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 |
英雄所见略同 | 所见:所见到的,指见解;略:大略,大致。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。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。 |
独占鳌头 | 鳌:传说中的大海龟、海鳖。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、榜眼等人。状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。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。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 |
力不能支 | 力量不能支撑。表示事到危难时候;想要挽救、解决;但力量不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