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分鼎足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出处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例子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4回:“三分鼎足浑是梦,踪迹空留在人间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
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
感情三分鼎足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三足鼎立。
近义词三分鼎立
英语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进种善群(意思解释)
- 老马识途(意思解释)
- 逢人只说三分话(意思解释)
- 肝胆过人(意思解释)
- 以弱制强(意思解释)
- 己溺己饥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气吞牛斗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袅袅婷婷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拆东墙补西墙(意思解释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释)
-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(意思解释)
- 断子绝孙(意思解释)
- 生气勃勃(意思解释)
- 古为今用(意思解释)
- 弃重取轻(意思解释)
※ 三分鼎足的意思解释、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谈。 |
| 犀牛望月 |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。 |
| 一拥而上 |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。 |
| 挥霍无度 |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| 炙手可热 | 炙:烤。热得烫手。比喻气焰盛;权势大。 |
| 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| 学而时习之 |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 |
| 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| 捞一把 |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| 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| 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| 敷衍了事 | 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| 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| 拔茅连茹 | 茅:白茅,一种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。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
| 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
| 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| 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| 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| 东施效颦 |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| 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| 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
| 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|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| 白云苍狗 | 苍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;像黑狗一样。比喻世事变幻无常。 |
| 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| 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| 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| 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