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椽大笔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。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;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。
出处宋 邵雍《大字吟》:“诗成半醉正陶然,更用如椽大笔抄。”
例子即便在这样黑暗的遭遇下,他还没有放下他那支如椽大笔,坚决保住他那颗新闻记者的良心。
基础信息
拼音rú chuán dà bǐ
注音ㄖㄨˊ ㄔㄨㄢˊ ㄉㄚˋ ㄅ一ˇ
繁体如椽大筆
正音“椽”,不能读作“cuán”。
感情如椽大笔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。
辨形“椽”,不能写作“传”。
近义词才高八斗、笔补造化
反义词目不识丁
英语a big pen as large as a beam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杯酒释兵权(意思解释)
 - 杀人不眨眼(意思解释)
 - 闻声相思(意思解释)
 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释)
 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 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释)
 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 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 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 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 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 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释)
 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 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 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 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 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 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 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释)
 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 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 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 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 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 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 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 - 轻重缓急(意思解释)
 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 
※ 如椽大笔的意思解释、如椽大笔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精雕细刻 | 精心细致地雕刻。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。 | 
| 积不相能 | 积:积久而成的;能:亲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 
| 音信杳无 | 没有一点消息。 | 
| 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够。 | 
| 见风是雨 |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,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| 
| 前瞻后顾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 | 
| 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 
| 出头露面 |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 
| 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 
| 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 
| 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 | 
| 铁树开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 
| 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 
| 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 
| 聪明才智 | 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 
| 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 
| 白云苍狗 | 苍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;像黑狗一样。比喻世事变幻无常。 | 
| 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 
| 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 
| 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 
| 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 
| 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 
| 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 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 
| 坑坑洼洼 |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 
| 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 
| 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 
| 金蝉脱壳 | 金蝉:金黄色的知了;壳:坚硬的外皮。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