熔于一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熔化在同一个洪炉内。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;浑然一体;难解难分。
出处卞之琳《冯文炳选集 序》:“废名在解放前,特别在抗战前,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,把儒释道熔于一炉。”
例子他在解放前,特别在抗战前,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,把儒释道熔于一炉。
基础信息
拼音róng yú yī lú
注音ㄖㄨㄥˊ ㄩˊ 一 ㄌㄨˊ
繁体鎔于一爐
正音“一”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感情熔于一炉是褒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熔”,不能写作“容”。
近义词浑然一体、难分难解
反义词格格不入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鹰击长空(意思解释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释)
- 一拥而上(意思解释)
- 无法无天(意思解释)
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释)
- 偶语弃市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避俗趋新(意思解释)
- 福善祸淫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- 声驰千里(意思解释)
- 鸡毛蒜皮(意思解释)
- 除恶务本(意思解释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释)
※ 熔于一炉的意思解释、熔于一炉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折不扣 | 折、扣:原为商业用语;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点不差。 |
故家乔木 | ①谓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众。②喻指乡贤。 |
彬彬有礼 | 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见多识广 | 识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 |
夜深人静 | 深夜没有人声;非常寂静。 |
年少无知 | 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动刀枪。泛指内部相争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平淡无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没有什么显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源源不断 |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 |
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家无儋石 | 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儋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汗马功劳 | 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