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礼一寸,得礼一尺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以礼相让,事虽微而获益必大。
出处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《礼让令》:“里谚曰:‘让礼一寸,得礼一尺。’斯合经之要矣。”
例子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俗语有所自》:“谓‘让一寸,饶一尺’,则曹氏《令》曰:‘让礼一寸,得礼一尺’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ràng lǐ yī cùn,dé lǐ yī chǐ
注音ㄖㄤˋ ㄌ一ˇ 一 ㄘㄨㄣˋ,ㄉㄜˊ ㄌ一ˇ 一 ㄔˇ
繁体讓禮一寸,得禮一尺
感情让礼一寸,得礼一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债台高筑(意思解释)
- 一寸丹心(意思解释)
- 识文断字(意思解释)
- 敬业乐群(意思解释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释)
- 争先恐后(意思解释)
- 投石问路(意思解释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释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三三两两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当头棒喝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- 精兵强将(意思解释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释)
※ 让礼一寸,得礼一尺的意思解释、让礼一寸,得礼一尺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纸老虎 |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。 |
| 反复无常 |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没有常态。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 |
| 敌众我寡 | 敌方人数多;我方人数少。多形容双方对峙;众寡悬殊。 |
| 锲而不舍 | 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|
| 门当户对 | 门、户: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;当:相称;对:合适;对等。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;适宜通婚结亲。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;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。 |
| 发综指示 |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 |
| 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| 饥肠辘辘 | 饥肠:饥饿的肚子;辘辘:象声词;车轮滚动的声音。肚子饿得咕咕直响;形容十分饥饿。 |
| 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| 今是昨非 | 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 |
| 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| 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| 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| 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| 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| 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| 草满囹圄 |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 |
| 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| 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| 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| 驰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灵。 |
| 乱作一团 | 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| 久假不归 | 假:借;归:归还。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。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。 |
| 奇技淫巧 |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。 |
| 枭首示众 | 斩首悬示于众。 |
| 足履实地 | 履:踩踏。脚踏实地。比喻实事求是,平实而不虚浮。 |
| 一如既往 | 指态度没有变化;完全像从前一样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从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