磬笔难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极言事实多,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。磬,通“罄”。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此皆乱国之所生也,不能胜数,尽荆越之竹,犹不能书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出处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此皆乱国之所生也,不能胜数,尽荆越之竹,犹不能书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qìng bǐ nán shū
注音ㄑ一ㄥˋ ㄅ一ˇ ㄋㄢˊ ㄕㄨ
繁体磬筆難書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草衣木食(意思解释)
- 训练有素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懒(意思解释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释)
- 快马加鞭(意思解释)
- 明知故问(意思解释)
- 喟然长叹(意思解释)
- 春风风人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前脚后脚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不治之症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风急浪高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龙驭上宾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释)
※ 磬笔难书的意思解释、磬笔难书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救世主 | 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。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。 |
| 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| 杀手锏 | 喻指取胜的绝招。 |
| 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| 进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| 春风风人 |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。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。 |
| 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
| 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| 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
| 鬼头鬼脑 | 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| 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| 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| 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| 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| 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| 东施效颦 |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| 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| 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| 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| 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| 袅袅婷婷 | 袅袅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态柔美。 |
| 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| 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| 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| 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| 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| 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| 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