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铅刀一割铅刀一割的意思
qiāndāo

铅刀一割



铅刀一割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铅刀虽不锋利,偶尔用得得当,也能割断东西。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。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。

出处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况臣奉大汉之威,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?”

例子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说》:“幸而时济,庶几比于铅刀一割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qiān dāo yī gē

注音ㄑ一ㄢ ㄉㄠ 一 ㄍㄜ

繁体鉛刀一割

感情铅刀一割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作请求任用的谦词。

英语A leaden knife can cut.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铅刀一割的意思解释、铅刀一割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在此一举 在:在于,决定于;举:举动,行动。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。
释车下走 释:放下,放开。下车徒步跑。形容遇事不冷静。
付之一炬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
零光片羽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
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
触目皆是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
千丝万缕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
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
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
指手划脚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
平心而论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
结缨伏剑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
意兴索然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
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
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。
无稽之谈 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
打退堂鼓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
迷离惝恍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
显亲扬名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
当头棒喝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
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
主人翁 当家作主的人。
亡魂失魄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群山四应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
流风馀俗 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
力屈道穷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