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烛施明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偶:双;施:施行。两支蜡烛大放光明。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。
出处汉 王符《潜夫论》:“尧舜之德,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,前烛照之,后烛益明,非前烛昧,后烛彰也,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ǒu zhú shī míng
注音ㄡˇ ㄓㄨˊ ㄕ ㄇ一ㄥˊ
繁体偶燭施明
感情偶烛施明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两者之间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胡作非为(意思解释)
 - 失败是成功之母(意思解释)
 - 风驰电掣(意思解释)
 - 青山绿水(意思解释)
 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释)
 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 - 惊心动魄(意思解释)
 - 流离颠沛(意思解释)
 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释)
 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 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 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 - 燕雀安知鸿鹄志(意思解释)
 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 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 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 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 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 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 - 汲汲顾影(意思解释)
 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 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 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 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 - 师严道尊(意思解释)
 - 轰轰烈烈(意思解释)
 - 踉踉跄跄(意思解释)
 - 有风有化(意思解释)
 
※ 偶烛施明的意思解释、偶烛施明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 
| 死脑瓜骨 | 不开通。 | 
| 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。素:从来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 
|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 
| 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谈。 | 
|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给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 | 
| 户限为穿 | 户限:门槛;为:被。门槛都踩破了。形容进出的人很多。 | 
| 口快心直 |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 
| 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 
| 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 
| 万无一失 |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万:形容很多;失:差错。 | 
| 汗牛充栋 | 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 
| 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 
| 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 
| 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 
| 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 
| 款学寡闻 | 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 
| 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 
| 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 
| 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 
| 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 
| 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 
| 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 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 
| 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 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 
| 聪明伶俐 | 伶俐:灵活。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;记忆力和理解力强。 | 
| 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