啮雪吞毡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,不供应饮食,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。事见《汉书·苏建传》。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。
出处明 高明《汲古阁本琵琶记》第二十一出:“啮雪吞毡,苏卿犹健;餐松食柏,到做得神仙侣。这糠呵!纵然吃些何虑?”
例子[李清]想道古人啮雪吞毡,尚且救了性命;这里无雪无毡,只有烂泥在手中,便去抓一把来咽下。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去门》
基础信息
拼音niè xuě tūn zhān
注音ㄋ一ㄝˋ ㄒㄩㄝˇ ㄊㄨㄣ ㄓㄢ
繁体噛雪吞氊
感情啮雪吞毡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啮雪餐毡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轨同风(意思解释)
 - 门当户对(意思解释)
 - 有约在先(意思解释)
 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 - 饥肠辘辘(意思解释)
 - 珠宫贝阙(意思解释)
 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 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 - 走南闯北(意思解释)
 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 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 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 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 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 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 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 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 - 叫苦连天(意思解释)
 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 - 聪明才智(意思解释)
 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 - 会少离多(意思解释)
 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 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 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 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 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 - 势在必行(意思解释)
 
※ 啮雪吞毡的意思解释、啮雪吞毡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横眉冷对千夫指 |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。 | 
| 章甫荐履 | 冠被垫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颠倒。 | 
| 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 | 
| 天之骄子 | 骄子:宠儿。老天爷的宠儿。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“天之骄子”;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。现指条件极其优越;特别幸运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。 | 
| 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 
| 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 
| 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 
| 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 
| 敲诈勒索 |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 | 
| 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 
| 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 
| 扶摇直上 | 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 | 
| 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 | 
| 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 
| 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 
| 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 
| 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 
| 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 
| 举直错枉 |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 | 
| 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 
| 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 
| 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 
| 为虎作伥 |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;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;这种鬼叫作“伥”。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。 | 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 
| 高步通衢 | 见“高步云衢”。 | 
| 见所不见 | 见“见所未见”。 | 
| 强颜欢笑 | 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 | 
| 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