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汤蹈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身入汤火。喻处苦难之境。
出处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重俊传》:“复御家不法,其奴仆若履汤蹈火,忤其意者,或鞭之,或刃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ǚ tāng dǎo huǒ
注音ㄌㄩˇ ㄊㄤ ㄉㄠˇ ㄏㄨㄛˇ
繁体履湯蹈火
感情履汤蹈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境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妄自尊大(意思解释)
 - 易放难收(意思解释)
 - 见风是雨(意思解释)
 - 金光闪闪(意思解释)
 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释)
 - 进本退末(意思解释)
 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 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 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释)
 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 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 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释)
 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 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 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 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 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 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 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 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 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 - 大起大落(意思解释)
 - 现实主义(意思解释)
 - 振聋发聩(意思解释)
 - 风卷残云(意思解释)
 - 步步深入(意思解释)
 - 天缘凑合(意思解释)
 - 惩恶劝善(意思解释)
 
※ 履汤蹈火的意思解释、履汤蹈火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服牛乘马 | 役使牛马驾车。 | 
| 死脑瓜骨 | 不开通。 | 
|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 
| 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 
| 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 
| 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 
| 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 
| 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 
| 促膝谈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盖挨近膝盖。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;亲密地交谈心里话。 | 
| 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| 
| 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 
| 敲诈勒索 |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 | 
| 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 
| 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 
|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 
| 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 
| 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 
| 生拉硬扯 |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强别人听从自己。 | 
| 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 
| 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 
| 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 
|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 
| 会少离多 | 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 
| 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 
| 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 
| 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 
| 偶语弃市 | 偶语:相对私语;弃市:在闹市执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。 | 
| 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