敛手待毙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言束手待毙。
出处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·靖康时事》:“予顷修《靖康实录》,窃痛一时之祸,以堂堂大邦,中外之兵数十万,曾不能北向发一矢、获一胡,端坐都城,束手就毙。”
例子天下哪有敛手待毙的。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三十四回
基础信息
拼音liǎn shǒu dài bì
注音ㄌ一ㄢˇ ㄕㄡˇ ㄉㄞˋ ㄅ一ˋ
繁体斂手待斃
感情敛手待毙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等死。
近义词束手待毙
英语await destruction in a resigned manner(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斩钉截铁(意思解释)
- 敬业乐群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人心归向(意思解释)
- 肝胆欲碎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百无一是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刀耕火种(意思解释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众所瞻望(意思解释)
- 竹篮打水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- 止戈兴仁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释)
- 湖海飘零(意思解释)
※ 敛手待毙的意思解释、敛手待毙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倒果为因 | 把结果当成原因,颠倒了因果关系。 |
| 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| 杯蛇幻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|
|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
| 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|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同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 |
| 绳锯木断 | 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| 龙腾虎跃 | 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 |
| 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| 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| 尘外孤标 |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| 室徒四壁 |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 |
| 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| 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| 拔苗助长 |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 |
| 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| 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| 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| 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| 女生外向 | 向:朝着,引申为偏爱。女子成人总要结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| 举世无敌 |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。 |
| 交臂历指 | 交臂:两手反缚;历指:古代拶指的刑罚。象罪犯两手反缚、受拶指的刑罚一般。形容痛苦万状,毫无自由。 |
| 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| 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| 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| 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| 草满囹圄 |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 |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