缧绁之厄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缧绁:拘押犯人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。指牢狱之灾厄。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我也自这般寻思。若不是贤兄如此周全,宋江定遭缧绁之厄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éi xiè zhī è
注音ㄌㄟˊ ㄒ一ㄝˋ ㄓ ㄜˋ
感情缧绁之厄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被囚。
近义词缧绁之灾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杀人不眨眼(意思解释)
- 木本水源(意思解释)
- 落落大方(意思解释)
- 林下风致(意思解释)
- 裾马襟牛(意思解释)
- 箪瓢屡空(意思解释)
- 患难与共(意思解释)
- 气充志骄(意思解释)
- 穷家富路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仁义道德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水中捞月(意思解释)
- 欺善怕恶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惊心悼胆(意思解释)
- 腹心相照(意思解释)
- 进退维谷(意思解释)
- 池鱼之殃(意思解释)
- 虎头蛇尾(意思解释)
- 独占鳌头(意思解释)
- 彼此彼此(意思解释)
- 绝裾而去(意思解释)
- 兵无斗志(意思解释)
※ 缧绁之厄的意思解释、缧绁之厄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够标准的。 |
自怨自艾 |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现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负,玷辱。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。 |
杀手锏 | 喻指取胜的绝招。 |
严刑峻法 | 峻:严酷。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。 |
想望丰采 | 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|
当仁不让 |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 |
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寸步不离 |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 |
笃近举远 |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 |
视微知着 | 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举止娴雅 |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驾轻就熟 | 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沉鱼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鱼下沉;使飞雁降落;不敢与之比美。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