牢甲利兵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坚甲利兵。泛指精良的武器。
出处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当此之时,非有牢甲利兵,劲弩强冲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láo jiǎ lì bīng
注音ㄌㄠˊ ㄐ一ㄚˇ ㄌ一ˋ ㄅ一ㄥ
感情牢甲利兵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。
近义词坚甲厉兵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麻痹大意(意思解释)
- 圆颅方趾(意思解释)
- 月明千里(意思解释)
- 见风是雨(意思解释)
- 枝对叶比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长夜之饮(意思解释)
- 户限为穿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材轻德薄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举止娴雅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双柑斗酒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战不旋踵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※ 牢甲利兵的意思解释、牢甲利兵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逴俗绝物 | 犹言超世绝俗。 |
| 灯蛾扑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| 定时炸弹 | 由计时器控制、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。比喻潜伏的危机。 |
| 易子而教 | 易:交换。交换孩子进行教育。 |
|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| 穷乡僻壤 |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。 |
| 大包大揽 | 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| 天之骄子 | 骄子:宠儿。老天爷的宠儿。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“天之骄子”;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。现指条件极其优越;特别幸运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。 |
| 出头露面 |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
| 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 |
| 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| 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| 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| 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| 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| 足衣足食 | 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| 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| 狂风暴雨 | 大风大雨。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。 |
| 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| 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 |
| 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
| 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
| 踵趾相接 | 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 |
| 一网打尽 |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。 |
| 说来话长 | 表示事情很复杂,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 |
| 记忆犹新 | 犹:还;仍然。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;好像刚刚发生一样。形容印象极其深刻。 |
| 熬更守夜 | 指熬夜。 |
| 不绝于耳 | 绝:断。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