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时济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出处唐 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kuāng shí jì sú
注音ㄎㄨㄤ ㄕˊ ㄐ一ˋ ㄙㄨˊ
繁体匡時濟俗
感情匡时济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挽救动荡的局势。
近义词匡时济世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天经地义(意思解释)
 - 手下留情(意思解释)
 - 林下风致(意思解释)
 - 普天同庆(意思解释)
 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 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 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 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 -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 - 视死如归(意思解释)
 - 鸡胸龟背(意思解释)
 - 风和日丽(意思解释)
 - 祖传秘方(意思解释)
 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 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 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 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 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 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 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 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 - 困兽犹斗(意思解释)
 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 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 - 举目无亲(意思解释)
 - 走过场(意思解释)
 - 踉踉跄跄(意思解释)
 - 金蝉脱壳(意思解释)
 
※ 匡时济俗的意思解释、匡时济俗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天王老子 | 比喻至尊至贵、最有权威的人。 | 
| 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 
| 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 | 
| 遁世离俗 |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 
| 扬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 | 
| 喜新厌旧 | 厌:厌恶。喜欢新的;厌弃旧的。多指用情不专一。 | 
| 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 
| 永垂不朽 | 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;永远不会磨灭。” | 
| 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 
| 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 
| 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 
| 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 
| 抱恨黄泉 |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 | 
| 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 
| 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 
| 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 
| 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 
| 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 
|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 
| 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 
| 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 
| 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 
| 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 
| 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 
| 暴露无遗 | 暴露:显露;显现;遗:遗漏。全部、彻底地暴露了出来;没有丝毫遗漏。 | 
| 屦及剑及 | 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 | 
|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 
| 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