叩马而谏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勒住马头进行规劝。形容竭力进行劝谏。
出处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西伯卒,武王载木主,号为文王,东伐纣。伯夷、叔齐叩马而谏曰:‘父死不葬,爰及干戈,可谓孝乎?以臣弑君,可谓仁乎?’左右欲之。太公曰:‘此义人者。’扶而去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kòu mǎ ér jiàn
注音ㄎㄡˋ ㄇㄚˇ ㄦˊ ㄐ一ㄢˋ
繁体敂馬而諫
感情叩马而谏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敢苟同(意思解释)
- 有胆有识(意思解释)
- 反求诸己(意思解释)
- 浪费笔墨(意思解释)
- 生龙活虎(意思解释)
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- 敏而好学(意思解释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安步当车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(意思解释)
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- 救经引足(意思解释)
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事与愿违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风风雨雨(意思解释)
- 进进出出(意思解释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※ 叩马而谏的意思解释、叩马而谏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不过尔尔 | 尔尔:如此如此。不过如此而已。 |
| 安内攘外 |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 |
| 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| 一轨同风 | 车轨相同,风俗一致。比喻国家统一。 |
| 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劳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| 长命富贵 |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。 |
| 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| 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| 出头露面 |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
| 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| 雄心壮志 |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 |
| 一寸光阴一寸金 | 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;形容很短的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宝贵。 |
|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| 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| 融会贯通 |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
| 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| 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
| 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| 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
| 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| 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| 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| 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| 无计可施 | 施:施展。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。指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| 千里命驾 | 命驾:命人驾车。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| 识时务者为俊杰 |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
| 一目十行 |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