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十知九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
出处唐 张说《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》:“圣人之所志,闻一而反三;君子之所能,举十而知九。”
例子德才兼备,举十知九的教师,在学生中间自然有一种崇高的威望。
基础信息
拼音jǔ shí zhī jiǔ
注音ㄐㄨˇ ㄕˊ ㄓ ㄐ一ㄡˇ
繁体舉十知九
感情举十知九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学识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乘风破浪(意思解释)
- 白费心机(意思解释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互通有无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刀耕火种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马牛其风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昏聩无能(意思解释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释)
- 头上末下(意思解释)
- 拆东墙补西墙(意思解释)
- 十八层地狱(意思解释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释)
- 地平天成(意思解释)
- 说来话长(意思解释)
- 亡羊补牢(意思解释)
※ 举十知九的意思解释、举十知九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手下留情 | 下手处理事情时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绝。 |
烽火连年 | 烽火: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。比喻战火或战争。指战火连年不断。 |
畏缩不前 | 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|
目光短浅 | 缺乏远见卓识的、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|
彬彬有礼 | 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户限为穿 | 户限:门槛;为:被。门槛都踩破了。形容进出的人很多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劳民伤财 | 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归马放牛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妻儿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牛刀小试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。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
魂飞天外 |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 |
为虎作伥 |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;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;这种鬼叫作“伥”。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。 |
饿殍遍野 | 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 |
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
力屈道穷 |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