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鼎拔山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能将大鼎举起,能将高山拔动。比喻力大气壮。
出处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·虏骄》:“王基霸业今朝定,举鼎拔山盖世强。”
例子执锐披坚领大兵,排兵布阵任非轻,身怀举鼎拔山力,独占东吴数百城。(明 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)
基础信息
拼音jǔ dǐng bá shān
注音ㄐㄨˇ ㄉ一ㄥˇ ㄅㄚˊ ㄕㄢ
繁体舉鼎拔山
感情举鼎拔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宾语;指力大气壮。
近义词拔山扛鼎
英语raise tripods and pull up mountain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 - 过五关,斩六将(意思解释)
 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释)
 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释)
 - 来踪去迹(意思解释)
 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 - 贫贱不能移(意思解释)
 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 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 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 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 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 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 - 空话连篇(意思解释)
 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 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 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 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 -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(意思解释)
 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 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 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 - 主人翁(意思解释)
 - 反戈一击(意思解释)
 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 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释)
 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 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释)
 
※ 举鼎拔山的意思解释、举鼎拔山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直言贾祸 | 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 | 
| 月明千里 | 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 | 
| 后继有人 | 继:继承。指后面有继承的人。 | 
| 不屑一顾 | 不屑:认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顾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 
| 讴功颂德 | 讴:歌颂,赞美。指赞美功绩,歌颂恩德。 | 
| 付之一炬 |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 | 
| 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 
| 形神不全 |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 
| 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 | 
| 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|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,祸事却会接踵而至。 | 
| 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 
| 抛砖引玉 |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 
| 喔咿儒睨 |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 | 
| 闭关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 
| 雄心壮志 |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 | 
| 今是昨非 | 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 | 
| 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 
| 绘声绘影 |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 
| 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 
| 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 
| 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 
| 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 
| 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 
| 穷愁潦倒 | 穷愁:穷困愁伤。潦倒:颓丧,失意。形容贫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样子。亦作“羁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穷愁”。 | 
| 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 
| 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 
| 勿谓言之不预 |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| 
| 强颜欢笑 | 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