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火拯溺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救焚拯溺”。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今燕虐其民,王往而征之,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,箪食壶将以迎王师。”
例子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救火拯溺,义不得好,辩论是非,言不得巧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iù huǒ zhěng nì
注音ㄐ一ㄡˋ ㄏㄨㄛˇ ㄓㄥˇ ㄋ一ˋ
繁体捄火拯溺
感情救火拯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。
近义词救焚拯溺
英语rescue people from danger or suffering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绝长续短(意思解释)
- 落落大方(意思解释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释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释)
- 学以致用(意思解释)
- 金光闪闪(意思解释)
- 长命富贵(意思解释)
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释)
- 百无一是(意思解释)
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※ 救火拯溺的意思解释、救火拯溺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博通经籍 | 博:广博:籍:书籍。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。形容人学识渊博。 |
敬业乐群 | 专心学习,和同学融洽相处。 |
不骄不躁 | 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古色古香 |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 |
安步当车 | 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
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断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
通今达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
老牛舐犊 | 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牛衣对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对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 |
破釜沉舟 | 釜:古代的一种锅;舟:船。砸碎锅子;凿沉船只。比喻战斗到底。 |
一弹指顷 | 手指一弹的时间。比喻时间极短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