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迹山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隐居山林间,不过问世事。
出处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四回:“虽欲寄迹林泉,不但不敢,亦且不忍。”
例子他自退出政界后,寄迹山林,专心写作。
基础信息
拼音jì jì shān lín
注音ㄐ一ˋ ㄐ一ˋ ㄕㄢ ㄌ一ㄣˊ
繁体寄跡山林
感情寄迹山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隐居。
近义词寄迹林泉
英语lodge in the mountains and wood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强取豪夺(意思解释)
 - 回心转意(意思解释)
 - 苦尽甘来(意思解释)
 - 价值连城(意思解释)
 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释)
 - 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释)
 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 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释)
 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 - 肝胆欲碎(意思解释)
 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 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释)
 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 - 走南闯北(意思解释)
 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 - 黄雀衔环(意思解释)
 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 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 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 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 - 羊质虎皮(意思解释)
 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 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 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 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 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 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 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 
※ 寄迹山林的意思解释、寄迹山林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 
| 想望丰采 | 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| 
| 止于至善 |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 
| 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 
| 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 
| 逆来顺受 |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 
| 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 
| 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 
| 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 
| 歌舞升平 | 边歌边舞;庆祝太平;有粉饰太平的意思。含贬义。升平:太平。 | 
| 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 
| 凤协鸾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 
| 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 
| 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 
| 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 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 
| 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 
| 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 
| 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贵。 | 
| 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 
| 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 
| 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 
| 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 
| 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 
| 争分夺秒 | 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 | 
| 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 
| 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 
| 过五关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