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晷焚膏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继:继续,接替;晷:日光;膏:油脂,指灯烛。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。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。
出处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
例子明·邵璨《香囊记·庆寿》:“青云梦杳,且就学趋庭,继晷焚膏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ì guǐ fén gāo
注音ㄐ一ˋ ㄍㄨㄟˇ ㄈㄣˊ ㄍㄠ
繁体繼晷焚膏
感情继晷焚膏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指不停地工作或学习。
近义词夜以继日
英语day and night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释)
 - 落叶归根(意思解释)
 - 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(意思解释)
 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释)
 - 青山绿水(意思解释)
 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释)
 - 普天同庆(意思解释)
 - 气充志骄(意思解释)
 - 算无遗策(意思解释)
 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 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 - 风俗人情(意思解释)
 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释)
 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 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 - 进谗害贤(意思解释)
 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 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 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 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 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 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 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 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 - 张徨失措(意思解释)
 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 - 母夜叉(意思解释)
 - 有风有化(意思解释)
 
※ 继晷焚膏的意思解释、继晷焚膏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杯酒释兵权 | 释:解除。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。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。 | 
| 倒背如流 |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、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。形容读得滚瓜烂熟。 | 
| 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 
| 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 
| 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 
| 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 
| 广阔天地 |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| 
| 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 
| 倒悬之危 |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 | 
| 咄咄逼人 | 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 | 
| 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 
| 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 
| 成竹在胸 | 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 
| 惊鸿艳影 | 惊鸿:轻捷飞起的鸿雁。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。多就远望而言。 | 
| 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 
| 俭以养德 |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 | 
| 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 
| 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 
| 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 
| 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 
| 雷霆万钧 | 雷霆:暴雷;霹雳;钧:古代的重量单位;一钧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极大;不可阻挡。 | 
| 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 
| 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 
| 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 
| 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 
| 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 
| 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 
| 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