煎豆摘瓜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亲属相残。
出处三国 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……相煎何太急。”唐 李贤《黄台瓜辞》:“三摘犹自可,摘绝抱蔓归。”
例子或兄弟争国,煎豆摘瓜,而建文之仁,金川门改为僧。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六章
基础信息
拼音jiān dòu zhāi guā
注音ㄐ一ㄢ ㄉㄡˋ ㄓㄞ ㄍㄨㄚ
感情煎豆摘瓜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亲属相残。
近义词骨肉相残、自残骨肉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超俗绝世(意思解释)
 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 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 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 - 流离颠沛(意思解释)
 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 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 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 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释)
 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 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 - 供不应求(意思解释)
 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 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 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 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 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 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 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 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 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 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释)
 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 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 - 饿殍遍野(意思解释)
 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 - 精兵强将(意思解释)
 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 
※ 煎豆摘瓜的意思解释、煎豆摘瓜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遏恶扬善 | 遏:阻止;扬:宣扬。禁绝坏事,宣扬提倡好事。 | 
| 旁若无人 | 旁:旁边;若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 | 
| 一钱太守 |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。 | 
| 习非成是 |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 
| 反求诸己 | 诸;之于的合音;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。 | 
| 如履薄冰 |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 | 
| 黄台之瓜 |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 
| 活蹦乱跳 | 欢蹦乱跳。 | 
| 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 | 
| 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 
| 源源不断 |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 | 
| 寿元无量 | 寿元:寿命;无量:没有限度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 | 
| 前脚后脚 | 比喻紧跟着。 | 
| 燕雀安知鸿鹄志 |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 
| 拔苗助长 |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 | 
| 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 
| 皮笑肉不笑 |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 
|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 
| 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 
|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 
| 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 
| 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 
| 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 
| 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 
| 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 
| 寥寥无几 | 寥:稀少;很少;无几:没有几个。形容非常稀少;没有几个。 | 
| 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 
| 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