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均之世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鸿:大;均:平。指太平盛世。
出处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夫鸿均之世,何物不乐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hóng jūn zhī shì
注音ㄏㄨㄥˊ ㄐㄨㄣ ㄓ ㄕˋ
繁体鴻均之丗
感情鸿均之世是褒义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指太平盛世。
近义词太平盛世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青出于蓝(意思解释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释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释)
- 势力之交(意思解释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释)
- 一拥而上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高步阔视(意思解释)
- 故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时易世变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叫苦连天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牵肠挂肚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※ 鸿均之世的意思解释、鸿均之世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缘悭分浅 | 悭:欠缺。缘分欠缺。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|
| 盲人说象 |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。 |
|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| 仁义道德 |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 |
| 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| 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处。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。 |
| 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| 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| 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| 行不顾言 |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 |
| 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| 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
| 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| 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| 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| 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| 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
| 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| 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| 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| 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| 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| 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| 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| 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| 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| 黄钟毁弃 |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 |
|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