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利民福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利:利益。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。
出处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回:“如车有辙,如舟有舵,无旁挠,无中阻,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uó lì mín fú
注音ㄍㄨㄛˊ ㄌ一ˋ ㄇ一ㄣˊ ㄈㄨˊ
繁体國利民福
感情国利民福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服牛乘马(意思解释)
- 屈指可数(意思解释)
- 初出茅庐(意思解释)
- 任人唯亲(意思解释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释)
- 发综指示(意思解释)
- 安于现状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安步当车(意思解释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牛刀小试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双柑斗酒(意思解释)
- 会少离多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※ 国利民福的意思解释、国利民福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铁郭金城 |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 |
| 颐指气使 | 颐:腮帮子;指:指挥;气:神气;使:指使。用腮帮子来指挥人;用神气来支使人。 |
| 有约在先 | 已经约定好了。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|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
| 肝胆欲碎 | 欲:将要。肝和胆将要破碎了。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。 |
| 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| 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处。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。 |
| 推三阻四 | 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
| 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| 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| 指天誓日 | 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 |
| 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内心。外表和内心一个样。外表与内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论、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| 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| 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| 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| 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|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| 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| 空话连篇 | 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| 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| 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| 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| 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| 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| 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| 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| 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