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天悯人的成语故事


畏天悯人

拼音wèi tiān mǐn rén

基本解释畏:敬畏。敬畏天命,怜悯世人的困苦。

出处隋·王通《中说·周公》:“易之忧患,业业焉,孜孜焉,其畏天悯人,思及时而动乎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畏天悯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畏天悯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石枯松老 金·丘处机《水龙吟·道运》词:“海移山变,石枯松老。”
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雪兆丰年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
将功补过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1卷:“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敛迹,惟恐人知。”
故步不离 清·张履祥《与陈乾初书》:“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无所进步,是以故步不离耳。”
聊以自慰 汉 张衡《鸿赋序》:“余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,永言身事,慨然其多绪,乃为之赋,聊以自慰。”
大千世界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》:“长老身材勿量大,笠子太小生。师云:‘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。’”
巧上加巧
敷衍了事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,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,好像我们敷衍了事,不肯出力似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