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仁取义的成语故事


成仁取义

拼音chéng rén qǔ yì

基本解释仁:仁爱;义:道义;正义。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。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成仁取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成仁取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杯蛇幻影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萦愁绪以回肠,蔓牵瓜落;拭泪珠而洗面,藕断丝长。”
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这是我命中注定,该做他家的女婿。”
处实效功
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敏而好学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同室操戈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
反老还童 清 翟灏《通俗编 识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长乐无极老复丁’即《参同契》所云老翁复丁壮也,今变之曰反老还童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
冠绝一时 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