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桃俗李的成语故事


凡桃俗李

拼音fán táo sú lǐ

基本解释平凡、普通的桃花和李花。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。

出处明·王冕《题墨梅图》:“凡桃俗李争芬芳,只有老梅心自常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凡桃俗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凡桃俗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易放难收 宋·朱熹《答巩仲至》:“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,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,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。”
直言贾祸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因材施教 《论语 为政》子游问孝、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长夜之饮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齐威王之时喜隐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如法炮制 宋 释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书,明药之体性,又须解如法炮制。”
仰屋著书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
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
角巾素服
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上》:“莽侍疾,亲尝药,乱首垢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