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疆辟土的成语故事


开疆辟土

拼音kāi jiāng pì tǔ

基本解释开:开拓;疆:边疆;辟:开辟;土:国土。开拓疆域,扩展领土

出处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十卷:“高宗皇帝开疆辟土,仁育义征,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开疆辟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开疆辟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歌功颂德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人面兽心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赞》:“夷狄之人贪而好利,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
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《陪衡阳游耆阇诗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
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
饿虎吞羊 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庖丁解牛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……”
过而能改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
花言巧语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