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尖口快的成语故事


舌尖口快

拼音shé jiān kǒu kuài

基本解释尖:尖锐,锋利。快:锐利,爽快。形容口舌伶俐,说话爽快。也指说话尖刻,不肯让人。

出处元·无名氏《独角牛》第二折:“山海也似冤仇,我和他劈什么排,不是我舌尖口快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舌尖口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舌尖口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秋高气和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九回:“却说小燕便服轻车,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,那时秋高气和,尘软蹄轻,不一会已到了门口,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。”
豆萁燃豆 三国 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
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清·方亨咸《邵村杂记·武风子传》:“其有道者欤?不然,何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耶?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褒善贬恶 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,须是由我始得。”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《智勇定齐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必由之路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认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
喔咿儒睨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