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án zhī zhě wú zuì,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
基本解释言者:说话的人;闻者:听话的人;足:足以,值得;戒:警惕。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,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。
出处《诗经·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刚正不阿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 | 
| 轮扁斫轮 |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。” | 
| 卑谄足恭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 | 
| 处实效功 | |
| 人心归向 |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 | 
| 坏法乱纪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 | 
| 万无一失 |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 | 
|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 | 
| 不得而知 |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 | 
| 语不惊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