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危下石的成语故事


临危下石

拼音lín wēi xià shí

基本解释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,加以打击。

出处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夸谈经济者,少甚么看风使舵、临危下石之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临危下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临危下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学无止境 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”
痛不欲生 宋 吕大钧《吊说》:“其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
学贯中西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博了个熟识时务,学贯中西的名气。”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。教然后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趁火打劫 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苦尽甘来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
学以致用 李新《为有源头活水来》:“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,学以致用,并且勤学苦学。”
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章炳麟《社会通诠商兑》:“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,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,宁自啖而不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