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沙之年的成语故事


聚沙之年

拼音jù shā zhī nián

基本解释聚沙:堆积沙子;年:年纪,岁数。儿童时期

出处唐·于志宁《大唐西域记序》:“奇阙之岁,霞轩月举;聚沙之年,兰薰桂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聚沙之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聚沙之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石枯松老 金·丘处机《水龙吟·道运》词:“海移山变,石枯松老。”
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《法言 学行》:“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靡所底止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二八佳人 宋·苏轼《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
肝胆欲碎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谢扶民《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》:“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,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。”
慌里慌张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》:“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,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
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