铄金点玉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uò jīn diǎn yù
基本解释熔化金属,玷污美玉。比喻毁谤为害之烈。
出处唐·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上卷:“皆自伤清直芬馥,而遭铄金点玉之谤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铄金点玉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铄金点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处实效功 | |
|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章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——队长,你就决定吧。” | 
|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| 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 | 
| 心旷神怡 |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 | 
| 休戚是同 |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 | 
| 经史百子 | 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子厚少精敏,无不通达……议论证据古今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 | 
| 鲜血淋漓 | 元 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四折:“猿背弯躬,醉眼朦胧,腰项斜称,呀!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!”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七十一回:“也有打破头的,鲜血淋漓,好不惨伤。” | 
| 故态复萌 | 唐 刘禹锡《砥石赋》:“故态复还,宝心再起。既赋形而终用,一蒙垢焉何耻?” | 
| 密锣紧鼓 | 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18章:“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,你走路也得当心呵,要带眼识人。” | 
| 众所瞻望 | 宋·蔡襄《答赵内翰书》:“足下语论,众所瞻望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