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无二价的成语故事


市无二价

拼音shì wú èr jià

基本解释买卖没有两种价钱,买卖公道,不欺骗人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亦作“市不二价”。

出处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又奏为市无二价,官无狱讼。”


市无二价的典故

西汉末年,王莽得到“安汉公”封号后就毒死汉平帝,自称假皇帝,立2岁的刘婴为太子。他梦想自己能当真皇帝,派8个风俗使下去了解民情。这些风俗使回京讨好王莽说百姓们丰衣足食、盗贼绝迹,真是道不拾遗、夜不闭户,市场买卖公平,市无二价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市无二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大公无私 清 龚自珍《论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。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林下风致 《宣和书谱·妇人薛涛》:“妇人薛涛,成都倡妇也。以诗名利时,虽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风致,故词翰一出,则人争传以为玩。”
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毁于一旦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毁之。”
语短情长 袁鹰《悲欢·深深的怀念》:“‘人民,真是太伟大了!’这句语短情长的衷心赞叹,我想,是足以代表所有长征战士的心意的。”
行不顾言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
衣锦还乡 《南史 刘之遴传》:“武帝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会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
死不开口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别跟我装蒜了,死不开口。打开天窗说亮话,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