捩手覆羹的成语故事


捩手覆羹

拼音liè shǒu fù gēng

基本解释谓手一动就把羹倒翻。喻动辄闯祸。

出处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各有主张,私立名字,捩手覆羹,转喉触讳。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、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捩手覆羹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捩手覆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妄自尊大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子阳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专意东方。”
旁敲侧击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
惜指失掌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目不忍见 《广东军务记》:“真为目不忍见。”
沤沫槿艳 《太平广记》第351卷:“某非猎食者,哀君情切,因来奉救。沤沫槿艳,不必多怀。”
雄心壮志 宋 欧阳修《苏才翁挽诗二首》:“柳岸抚柩送归船,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”
自命不凡 清 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娄县沈童者,年甫冠,习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。”
正人君子 《新唐书 张宿传》:“宿怨执政不与已,乃日肆谗甚,与皇甫镈相附离,多中伤正人君子。”
专心一志 先秦 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,专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县久,积善而不息,则通于神明,参于天地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