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榖巨瓠的成语故事


屈榖巨瓠

拼音qū gǔ jù hù

基本解释比喻无用的东西。

出处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》:“今田仲不恃人而食,亦无益人之国,亦坚瓠之类也。”


屈榖巨瓠的典故

战国时期,宋国人屈榖去拜访齐国居士田仲说:“久仰先生不恃人而食,特来献坚如石而无窍的巨瓠。”田仲说:“你的瓠坚如石不能钻孔与开口,不能盛东西,只能是无用的东西。”并感慨自己不能为国所用,也同屈榖巨瓠之类的东西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屈榖巨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扬幡擂鼓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止沸益薪 明·李贽《为黄安二上人书》之三:“对高洁人谈高洁,已为止沸益薪,况高洁十倍哉!”
过而能改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
困而不学 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败俗伤风 参见“败俗伤化”。
拔苗助长 郭沫若《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》:“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,叫做‘拔苗助长’。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,反而枯槁了。”